最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生活劳动技能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澎湃新闻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处获悉,今年她带来了《关于增设大中小学自我生活管理课的建议》。陈澄告诉记者,90后、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为了让孩子尽量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家长都愿为孩子代劳。
现如今,许多大中小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往往是“高分低能”,与我国大力倡导和实践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全国人大代表陈澄关于大中小学自我生活管理课的建议,可谓切中教育弊端的“七寸”。笔者认为,防止“高分低能”,就应当强化生活管理教育,将其纳入劳动必须课中,并采取措施真正落实,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了,可以“一俊遮百丑”,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做。在这种不重视劳动教育成见之下,学生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参与做家务事和劳动,甚至一些初中生连系鞋带都不会,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长此以往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因缺乏卫生、经济和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出现了不少“月光族”“熬夜族”“外卖族”“乱脏族”。
为扭转这种不重视劳动教育的现状,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然而,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学校虽然将劳动课列入了课程表,但不一定就落实下去,或变成学生的自习课,或被其他主科老师所占用,甚至少数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劳动课程,劳动教育则沦为了“纸上课程”。因此,劳动课的“待遇”一定要提高,教育主管等部门有必要将劳动课设为必修课,并监督中小学按照课程标准,真正重视和开展劳动课教学活动,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陈澄的建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虽然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的学段目标,但现在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对这一块的知识技能还是盲区,这部分群体会更早进入社会,提升他们的自我生活管理技能迫在眉睫。因而,呼吁相关国家部委要出台文件,在大中小学生全面推广和增设生活管理校本课程,从小培养学生个人生活管理能力;并在学生已有的劳动技能课程中增加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的努力,让家庭、学校、学生达成共识,保证长效推进机制。
笔者认为,全国人大代表陈澄的建议意义重大,也契合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应该得到重视。在“双减”政策之下,劳动课不仅要成为一门必修课,还应当将生活管理教育应纳入其中,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同时,广大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平时让孩子干一些符合其年龄阶的段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劳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期待学校在劳动课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发挥“指挥棒”作用,逐步完善劳动课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等高素质的时代新人。(丁家发)